5月29日 ,成都成华区教育局官方微博发布称,成都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(以下简称“教科院附小”)将搬回老校区过渡,于5月30日起在老校区正式行课。
5月25日,16HOUR接到报料称,今年3月份,该校搬入新校区以来,多名学生出现流鼻血、长红疹、咳嗽、视力下降等不适症状,一些家长怀疑与新校区新建校园存在污染有关。
小编查询公开信息获知,教科院附小原为成都青龙小学,2016年2月整体搬迁至新校区,并更名为现在的名字。搬迁后的新学校总投资5000余万元,占地面积约40亩,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,有250米的环形跑道,还有1000平方米的室内体育馆,曾经远近闻名的成都“郊一小”变身为媒体报道中的“城北最现代化小学”。
"最现代小学"
学生大面积出现身体不适
近日,澎湃新闻、《中国青年报》等国内多家媒体相继报道教科院附小,学生大面积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,。
网络截图
教科院附小一年级学生李涵(化名)的妈妈夏红(化名)向小编透露:“李涵今年4月份流过2次鼻血,最近这段时间总说耳朵里面有蚊子叫。5月初出现左侧淋巴结肿大,吃药后虽然4天内消肿,至今咳嗽一直没有断,5月25日到医院检查出支气管炎。”
李涵的病历
张磊(化名)的父亲张毅(化名)说起自己在该校读二年级的孩子,情绪很难平复。张毅向小编提供了孩子近期的检测报告,并告诉小编,孩子出现眼睛不舒服状况已经持续两个月多,后来加重到眼睛红胀,5月25日,张磊在睡觉的时出现流鼻血情况。
包括夏红和张毅在内的不少家长最初认为,自己家孩子出现的不适状况只是个别现象,后来在交流中发现,同校同时间段不少孩子出现相同不适症状。且出现不良反应的孩子多集中在一、二年级。
该校家长向小编提供的二年级某班学生出现不适症状汇总
多名家长向小编透露,从自家孩子搬入新校区以后,开始出现流鼻血、眼睛红胀、咳嗽、长红疹、视力下降、反复低烧、乏力、脱皮等状况。
该校学生出现腿部红疹
家长怀疑新建校园存在污染、与新校区的塑胶跑道、教室等材料质量不达标有关。家长向小编反映,跑道和教室均有刺鼻的味道,“隔着20米都能闻到”。5月25日、31日小编两次来到教科院附小操场跑道外,均能明显问到刺鼻气味。
而另一方面,从5月23日开始,家长多次向校方和成都教育局、,以通过相关途径维护孩子的权益。
环保检测标准不一
两种标准差别很大
值得关注的是,在家长代表同校方第一次交涉时,校方出具了教室以及塑胶跑道的相关检查合格报告。
—塑胶跑道的检测报告
学校提供的塑胶跑道检测报告(图由家长提供)
某检测机构人士告诉小编,图中所示对塑胶跑道的检测标准:GP/T14833-2011(合成材料跑到面层)和GB/T22517.6-2011(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)符合要求,但全部依赖这2个标准中有害物质限定量的要求,也不全面,因为标准批准颁布时,缺失了总有机挥发物(VOC)的限定。如果产品中含有这2项标准规定以外的挥发物,就会带来异味。“这或许也是该校操场具有较大味道的原因,具体原因还不清楚,只能待更全面的监测结果。”
—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报告
对于教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,学校出具了根据GB50325-2010(2013版)《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》检测合格报告。
学校提供的室内环境污染检测报告(图由家长提供)
但有家长质疑,按照规定:I类民用建筑(医院、幼儿园、GB/T18883-2002规范。
上述两则规范主要区别是,GB50325-2010(2013版)只需要密闭1小时便可检测,而GB/T18883-2002规范要求,房屋装修搬进家具,在密闭12小时,未使用空调等换气设备以及空气净化设备后,进行空气质量检测,结果要求甲醛≤0.08mg/m³。
针对此情况,有业内人士说,若是明文规定就必须满足这两个规范。但很多情况下,GB/T18883-2002只是作为一种指导性规范,GB50325-2010(2013版)才是强制性规范,加之GB/T18883-2002检测条件较高,也导致可行性不高,所以经常会发生有的污染物浓度采用GB50325测出来不超标,而采用GB/T-18883标准检测就超标的情况。
2000学生搬回老校区
儿童节庆祝活动取消
5月27日下午,教科院附小通过各班主任发布《再致家长的一封信》,提出三点解决方案:一是邀请家长代表共同选择检测机构,全程参与室内外空气质量检测,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;二是孩子身体确有不适,可安排孩子在家休养,只需告知学校;三是学校将安排对缺课孩子进行补课。
5月29日 ,成都成华区教育局官方微博对本次教科院附小的相关情况进行通报。
5月30日,除了因为身体原因请假的学生,其余学生搬回位于致强环街的老校区正式行课。
5月31日,小编来到老校区。本就不宽的道路在放学高峰期禁止车辆通行,与此同时,不少警察、保安、警车出现在校门附近。
老校区校门外
而在新校区,校门紧闭,,透过操场外的铁栏杆望进校园,疑似工作人员正在部署相关工作。
教科院附小学生郑艾(化名)提着学校发放庆祝六一节的小礼物走出了校门,郑艾的妈妈告诉小编:”六一的原定的学校庆祝活动已被取消,趁着六一放假,带着娃娃去做个全面检查。”
呼吁:
让学生自由呼吸与奔跑
目前,仍不能确定学生出现流鼻血、长红疹、头晕等症状和学校新建跑道以及教室装修有关。但近年来,“毒跑道”、“毒校服”、“毒文具”等关系到儿童生活、学习以及成长安全的事件相继在江苏、浙江等地学校发生,已不再是特例事件。学校本该是孩子释放天性,充满温暖和信任的地方,而今,很多学校俨然已成为孩子的梦魇。
六一儿童节之际,小编呼吁,关注儿童学习、生活环境安全,莫让一切有“”毒”之物沾染祖国之花,因为,“毒”物不仅是毒害的不仅仅是孩子们的身体,更毒害了他们纯洁的心灵。
图片来自网络,与本文无关
推荐阅读
官网 | www.16hour.com
合作联系QQ | 275886681